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五章:

附:对《周易江湖》一书所对《左传》记《周易》的整体曲解给于批驳

一、《周易江湖》一书作者对《周易》总体的错误认识

(注:批驳格式为,选《周易江湖》每段内容后附批驳,选《周易江湖》里文用“”双引号引着,而批驳内容用【】中括号括着)

对《左传》里记载《周易》第一筮例说法还有一个小插曲,这里说一说眼下市面上有一本叫《周易江湖》的书,这本书一出,可能给一般读者带来更通俗的认为《周易》就是一部算卦的江湖书。《周易江湖》可是一部从卦学上,即单以《左传》的筮例而针对《周易》一书说成算卦书的。又可以说是一本大众普及读物,若没有《周易》知识的,通过此读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更加认为《周易》是本江湖算卦书。

我们看《周易江湖》开篇这样说:

“讲《周易》的人太多了,古往今来算一算,单是著书立说的就已经成百上千了,所以呢,既不在乎多我一家,也不在乎少我一家。

我当初读别人种种相关论著的时候,最感兴趣的只有两个问题;《周易》这东西既然被传得这么神,那么,它到底算起卦来准不准呢?到底又是怎么来算这个卦呀?

就这么简单的两个问题,可看过很多书之后我都没有找到答案。在古代的著作中,神乎其神的有,微言大义的有,深入浅出的寥寥;在近现代的著作中,很多专家们一上来就开讲《周易》的文化背景,相关的考古发现,然后就去分析卦辞了,再然后就翻到封底了。而江湖上的那些大师们,他们的书倒是经常讲讲打卦之道,可我越看疑心越重——举个例子来说,有人竟然厉害到推算出诸葛亮借东风那一天的气象状况,论证出这位卧龙先生确实有着神鬼莫测的能耐,可问题是,作者依据的居然是《三国演义》的记载。

现在,到我自己来说经验的时候了,我可不玩虚的,还是直入主题,先说清当年我自己最关心的这两个问题为好。嗯,第一个问题是:《周易》到底准不准?”

《周易江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熊逸著2006年版第1页)

【从这开篇的的内容来看,熊逸的《周易江湖》在于揭示《周易》一书在算卦上,到底准不准,和如何来算卦的,这是他的两个最感兴趣的问题,这说明熊逸把《周易》定性为算卦书无疑了。

从《周易江湖》一书的内容来看,熊逸就是围绕着这两个问题,以《左传》一书的筮例和《易传·系辞》里的大衍之数再结合朱熹对“大衍之数”的起卦法的解释为据来讲述《周易》算卦准不准和如何的起卦方法。这无疑在熊逸的眼里,《周易》一书就是用来算卦的。而自称为熊大师的熊逸是用调侃式的话语,从占筮的角度对《周易》进行批判,实乃也是对算卦的批判。若是从《左传》记的“八卦”取象卜筮法,或是从帝制“纳甲筮法”算卦的角度,用那种“戏说式”或“调侃式”的口味进行批判,没有不可的,还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不过熊大师把《周易》认为成是算卦一书,虽是随大流的说法,但花那么大的力气,把《周易》说成是占筮的东西,其结果违背了自己的初衷,又不知这结果将是个恶果。使大众读者,更认为《周易》就是一部算卦书了。】

我们就抽取《周易江湖》里熊逸的一些说法,听一听。

“《易经》的内容很简短,全是占卜的话,而《易传》却借着占卜阐发了很多哲学思想。”(《周易江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熊逸著2006年版第011页)

【熊把《易经》等同于《周易》是个人云亦云的错误认为,《易经》不等于《周易》,因《易经》内容是包括了今本《周易》与《易传》。是汉武帝时独尊儒术时把所谓三圣(伏羲、文王、孔子)作的一部书,即伏羲创八卦,文王演六十四卦,孔子作“十翼”(《易传》),被尊奉为《易经》,并成为五经之首。

这里熊说的《易经》,无疑就是指《周易》了,是不包括《易传》,并非“三圣”说的那《易》经。熊把《周易》看成是“全是占卜的话”,同样是错误的,难道熊大师也读不懂《周易》吗?而更难以置信是,熊说的“而《易传》却借着占卜阐发了很多哲学思想”的这种使人匪夷所思话。《易传》里的《彖》与《象》是按《周易》本是义理思想而进一步阐发出义理思想,不可能把某种巫术的占卜辞,能阐发出什么哲学思想的。而《系辞传》是总论今本《周易》的,则错误的“亦筮亦理”的去阐释《周易》。故熊大师说的全是错话。】

熊逸又说:“《易经》只讲了占到这一卦代表什么,占到那一卦代表了什么;却没有告诉我们到底该怎么算卦?”(《周易江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熊逸著2006年版第011页)

【《周易》本是政治哲学,是为“君子”,即贵族受分封的有家、有国的统治者讲述的修身、齐家、治国的政治道理书。当然与算卦没有关系,如何涉及怎么算卦呢?而熊大师说的“《易经》只讲了占到这一卦代表什么,占到那一卦代表了什么”,更不知熊大师从《周易》里哪里看到的有这种说法。原创《周易》每篇讲述的是政治哲学,是“君子”的政治谋略之书。那里也没讲过“占到这一卦代表什么,占到那一卦代表了什么”。不知熊大师是如何考证出这一发现的,而说《周易》只讲了占到这一卦代表什么,占到那一卦代表了什么?熊完全把《周易》里的文章当成算卦书,占到这一卦代表的什么了。熊既然说《周易》里没有告诉我们到底该怎么算卦,那么从何得知《周易》只讲了占到这一卦代表了什么呢?《周易》里哪个地方有这样的说法呢?《周易》里从没有讲过。熊认为“《易经》只讲了占到这一卦代表什么”的说法,那是熊的臆说。熊大师的此种说法,真是个无中生有,荒谬至极。】

看那么熊大师所说的,如何用《周易》占断呢?

“这时候就该查查《周易》了。翻开《周易》,我们先把《易传》拿开,单看《易经》,这部分记载的全是占辞”。(《周易江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熊逸著2006年版第024页)

【熊认为的《易经》就是指《周易》,但又认为《易传》又是《周易》里的内容,这正是步当今“易学”上错误说法的后尘,是受当今“易学”上出现的“《周易》经传”这错误说法的影响。再说,熊大师真的看不懂《周易》文辞说的是什么吗?否则不会说出“单看《易经》,这部分记载的全是占辞”的这种无知的说法。】

熊又说:“占辞是什么?——很好理解,很多人可能都在庙里求过签,有一种签是这样的,签上只写着一个编号,你求到了某支签之后,要按照这签上的编号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查,就好像查字典一样……《易经》就相当于你要去查的那面写满字的墙或者僧手里的那本《算命求签大全》。”(同上024页)

【熊逸岂能把《周易》比喻为“求签大全”呢?是否熊逸真的读不懂《周易》一书吗?还是反讽之语境呢?看熊逸其它的两本书是很理性的,但为何人们一涉及《周易》就失去了理性呢?就胡说八道呢?难道以为说《周易》,怎么去说,都是一个无法“证伪”的事情么?看熊把《周易》说成是“《易经》就相当于你要去查的那面写满字的墙或者僧手里的那本《算命求签大全》。”熊大师的说法,真是无知而荒谬。他哪里知道《周易》本是一部政治哲学。

原创《周易》是诗性思维下产生的属人类文明史中最早的一部政治哲学。《周易》作者受其诗歌的影响,用诗歌的体裁,诗的语言,增加"吉、凶、吝、咎"等"判词",变论说文章,开论文之先河,论述"君子"修身、齐家、治国的政治道理。

《周易》哲学构建了“民本”(“君子有孚于小人”)思想。

《周易》作者是先秦儒家创始人。

《周易》哲学启蒙了中国“轴心”文明,即先秦的百家争鸣。

《周易》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政治哲学。

《周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骄傲!

《周易》是民族文化自信心的根基!

可伟大的《周易》,让熊大师说成是《算命求签大全》。

也许熊逸的初衷是好的,笔者是坚信的,是为了批判算命的那一套江湖术。但熊逸把《周易》看成算命的卦签那样来批判,是指陈的对象被搞错了。若改成“八卦江湖”的题目,无疑是非常正确的。

熊逸的《周易江湖》无疑是力辩占筮是骗人的把戏,但熊还没能把话说全面,说透彻,没把《周易》的历史研究清楚,也没把《周易》是如何背上卜筮的黑锅搞明白,再次把卜筮(算卦)的脏水泼到《周易》身上。熊只说出“春秋”时期里的一种占筮与解卦的方法,这是来自于《左传》中的筮例,也不明白《左传》以《周易》卜筮的已是被篡改的一种文本,更不知八卦取象筮法的产生历史,以及自京房进一步在八卦取象卜筮上改造出的“八卦纳甲”算卦方法,至到今天都是运用的“八卦纳甲”五行生克那一套批断方法,与春秋的“八卦取象”而错把《周易》文辞当占辞的那一套是完全不是一回事了。但现在人们已然是把街面上的算卦认为是《周易》一回事,永远让《周易》背黑锅。你熊大师不讲根情原里的也认为《周易》是占辞,不揭示《周易》如何被史巫当成占辞,也不谈自春秋非史巫的另一派是把《周易》直接引用于说理,也同时是把《周易》当典籍看待,是与巫史不同的看法。岂能把《周易》看成如庙里的卦签那样呢?这岂不是步郭沫若后尘之说么(郭沫若说:“《易经》是古代卜筮的底本,就跟我们现代的各种神祠佛寺的灵签符咒一样,它的作者不必是一个人,作的时期也不必是一个时代。”见《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著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年版第25页)?

熊只见春秋时空里史巫以春秋《周易》文本卜筮的一面,而视而不谈还有把《周易》始终做义理书籍的一面,竟把《周易》定性为如庙里的求签大全,是熊大师的错误,让笔者倍感遗憾,遗憾熊逸怎会陷入“后易学”的这潭污泥里了呢?

熊逸的《周易江湖》所举的卦例其实都是属于八卦占筮术,而非《周易》原创的东西。是史巫把《周易》改造成八卦卜筮文本,所运用的占筮例子,与《周易》原创无关了。《周易》里没有“八卦”一说,也不讲如何占筮,《左传》里的筮例只是八卦取象,而错用《周易》里的文辞当占辞而已,这并不影响《周易》一书的哲学思想。是金子埋在土里千年后现出来还是一样的放光。熊大师又是一位混淆了《周易》与“八卦”者之一。熊逸的《周易江湖》只能是“八卦”占筮的一面,并不代表《周易》的真实内涵。《周易》的真实内容是哲学,只是熊逸还没有弄懂而已。】

我们再听一听熊逸对《周易》与《易传》又是如何评价的:“很多人对《周易》的另外一种赞叹是;富有如此深厚的哲学至理啊!其实呢?这往往是因为混淆了《周易》和《易传》。前面简单说过,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种《周易》,或者叫《易经》。其实包含着两个部分:《易经》和《易传》。一般来说,《易经》(狭义的《易经》)的内容全是算卦的占断辞——前面我们已经见过几条,专家们众说纷纭,也解释不出个统一意见来。反正我觉得很多占断辞看上去和马三立的“桃园三结义,孤独一支”没多大区别,如果说有价值,更多的是史料价值,为我们展现了古代社会的一些片断风貌,而哲学思想则更多地体现在《易传》,或者叫做“十翼”,主要是战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借着《易经》来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有人可能会问了:这些知识分子要想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自己著书立说就是了,为什么非要借着《易经》说事呀?

答案是第一,当时的人并没有著书立说的普遍风气,第二这里面恐怕有一些不得已的苦衷!”(《周易江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熊逸著2006年版第037页)

【这段里说的说明熊逸是错误认为《周易》“内容全是算卦的占断辞”,并错误认为《易传》是“借着《易经》来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这里不说对《周易》称谓上的概念混淆,什么“狭义的《易经》”的说法。而正是《易传》最重要文章《易辞传》把八卦筮术混淆于《周易》,又把《周易》说成有占筮功能。再者,这熊逸自问自答的第一个答案是不能成立的,恰恰中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是出现在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著书立说是个普遍的风气。这么简单的常识性问题,熊逸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而颠倒是非的说法,有失自己写出其它著作的那种历史考据的逻辑严密性的风格。】

“第二答案:"不得己的苦衷"”,

熊逸是这样解释的:“郭沫若的意见是:《易传》的作者以南方的楚国学者为主,主要都是荀子的学生”。(同上第189页)

“那些荀门的学者,那些怀着亡国之痛的楚国知识分子,难道不会比辛弃疾更加愤懑吗?”

“秦帝国专制之下的学者们一看,不是还有三种书可以流通么,嗯,这个算命书有些搞头,咱们就研究算命好了——这是个非常合乎逻辑的解释。郭沫若给出了不少证据,认为尤其是楚国的荀门知识分子们把精力都投入到了对《易经》的阐释当中,通过对卦爻辞的解说,阐发那些无法在秦帝国光明正大地表达出来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易传》就是这样成形的,我们一般所熟悉的《周易》思想,诸如阴阳的相互作用,事物的演进变化等等,其实都是《易传》里的思想,郭沫若认为,《易传》这分明就是针对秦始皇,就是在和秦帝国唱对台戏。”(《周易江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熊逸著2006年版第191页)

【难道这就是熊逸认为的不得己的苦衷吗?熊抬出郭沫若的认为,恰恰是郭沫若认为的错误,熊氏的认为也跟着错误了。我们对郭沫若对《周易》产生的时代及其性质说法都是错误的。郭沫若对《周易》看不懂还有情可原,可连《易传》也看不懂就不可原谅的。把《易传》看成是帝王专制唱对台戏,不是很幼稚的看法吗?那么为何《易传》到了汉朝正是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专制的政治措施的时候而上升为“经”的地位。又如何解释呢?难道汉朝不是帝王专制的社会吗?正是《易传》里的《系辞传》是帝王专制的宣言书,又是“神道设教”的教化理论,也是后帝王专制理论的活水源头。怎能说是对帝制唱对台戏呢?熊也看不明白《易传》么?也没研读过“帛书易传”么?

考古上发现西汉初佚文帛书《易传·要》文里记载伟大孔子所发出的理性声音:“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者也。德行亡者,神灵之趋;智谋远者,卜筮之繁”。

“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稀。”

孔子既反对卜筮,又反对把《周易》当卜筮用。孔子认为《周易》是“夫《易》,刚者使知惧,柔也使知刚,愚人为而不妄,渐人为而去诈。”

作为颠覆传统上的“八卦筮术”这无疑是很值得赞赏的,但把《周易》当成巫术迷信给颠覆掉,显然是熊被传统“易学”影响受害之深,熊才对《周易》的认识上出现了错误说法。】

二、《周易江湖》里对《左传》记载的第一卦也有说法

《周易江湖》里说:“在陈完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有一天,一位周王室的史官来见陈厉公,随身还带了一部《周易》。嗯,如果你是陈厉公,你会做什么呢?

我们要知道,这位史官可是从中央来的啊,是从天子身边出来的!

我想很多人都会热情招呼那位史官:“大师啊,用您这双给天子算过卦的金手,给我也算一卦吧!”

这就叫人之常情,两千年前和两千年后都是一样。

陈厉公请这位大师给儿子算算,小陈完当时可能还不明白大人们这是在玩什么呢。大师排演蓍草,很快就算出了结果——其实也不快,起码要一个小时,但比起当时流行的烧乌龟壳来可是快得多了——这一卦叫做“观之否”。

图15-观之否

【这里附图是用今天的卦符号里《观》与《否》两卦符号,熊大师把《左传》说的“《观》之《否》”看是两卦,如他下面说的是有本卦变成了变卦的说法,这是“易学”上人云亦云的说法,把《否》卦看成是《观》卦变卦,自然这是错误的说法,这是不知有“春秋《周易》文本”存在的错误认为,实乃《否》是《观》里的“繇题”而已。】

“这位来自中央政府的算卦大师是这样解释的:

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遇《观》之《否》。曰:"是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坤》,土也。《巽》,风也。《乾》,天也。风为天于土上,山也。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于是乎居土上,故曰:‘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庭实旅百,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故曰:‘利用宾于王。’犹有观焉,故曰其在后乎。风行而著于土,故曰其在异国乎。若在异国,必姜姓也。姜,大岳之后也。山岳则配天,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

我来慢慢解释。


页面连接:http://www.tjlongliantang.com/news_0_gokos/tstsskgk.html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正点小说网洋葱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