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侯大悠家在柳州六塘圩的高陂寨。这个高陂寨虽叫寨,其实是深山老林里的一个小山窝——周围全是山,山上是遮天蔽日的树木和竹林,什么野猪、野熊和毒蛇都很多,并常在荆棘中出没,没准就吓人一跳。

山窝里居住着侯、张、彭、胡四大姓。侯姓原是五十年代从江西萍乡附近的侯家祠逃荒搬来的。侯大悠的父亲叫侯燕南,读过几年私塾,早年当过兵,在部队里做过文书,因为当兵没打过一次仗,回家后就闭口不提当兵的事,只是逢年过节给乡亲写写对联。

侯大悠十多岁时,桂北大旱,连续3个月无雨,连风都不刮,柳州一带大荒。大灾之年,侯家天天为吃饭饱肚子发愁,为了糊口度荒,侯大悠在家里什么都干,白天上山砍柴,下水摸鱼捞虾,或者摘野菜、挖蕨根;晚上同大人一起编织竹席。为了多编席卖钱养家,侯燕南夫妻日夜不停地上山砍竹、织席。

但墙边堆着一大捆织席,又得去卖掉;侯父去卖席就不能编席,最后只得把儿子叫到跟前,指着一大捆织席,说:

“你明天莫去砍柴,先把席子扛到圩上卖去!”

侯大悠才11岁,从没卖过席,也不知怎样要价让价,一时不敢答应,嘟着嘴说:“我不会卖。”

“不会,不会就学!”

第二天天还没亮,侯大悠在父亲的逼迫下,头顶竹笠,光着双脚,吃力地挑着竹席,跟在堂兄侯五后面去赶圩卖席了。一天下来,他竟然卖出了10多张。

以后,不论天晴下雨,每天他都挑着竹席同堂兄侯五四处兜喊,走乡串村叫卖竹席,今天在六塘,明天在会仙,隔天在塘头;一张竹席只值一二两米钱,卖二三十张席也只能换三四斤米。家里等米下锅,为了多卖竹席,多换几斤米回家,他们总是披星戴月,早出晚归。

两人一起卖,生意自然是平分。时间一长,他开始脱离堂兄,一个人挑着竹席去赶圩。

天蒙蒙亮时,山上不时传来野熊的吼叫,路边还有野猪出没。小小年纪的侯大悠遇到这种情况,开始禁不住一阵心悸和胆怯,恨不得掉头跑回家。但他没有回头的路,家中等米下锅,他不卖席,全家就要挨饿。尽管山上野猪、野熊出没,他也只能咬着牙,壮起胆子快步往前走,几十步换个肩,朝着圩上匆匆赶去。天黑时,他又在熊吼野猪叫的恐怖中,挑着没卖完的竹席回家。日久天长,山路走多了,他的胆子也就大起来了。

一次,在赶圩回家的路上,一头野猪拦在路上横竖不走。小小的他一时性起,竟然用扁担三五下把这只野猪活活打死了。然后,他把它拖到路边草丛里,藏了起来,跑回家叫上人背回去后,全家当粮,竟然吃了半个月。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苦难的岁月,艰难的环境,使侯大悠从小就练出了不怕虎狼和坚忍不拔的狠性。侯大悠跟兄弟们讲起这段经历时说:

“年纪这么小,日日挑着担子卖竹席,就是在这熊吼猪叫的恐怖中练出了胆子。所以从小就胆大得很,别说是野猪,就是老虎狮子都不怕!”

侯大悠练出胆,又有了力气后,做出了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偷弟”。

侯燕南的兄弟侯燕北一家断炊了。侯燕北为了一家人不饿死,只好一狠心,把三儿子侯天亮,也就是侯天宝的一个哥哥,卖给了一个没儿子的有钱人家,换回来两斗米。

可是,不久后的一天,侯大悠早上出去卖柴,天黑也不见回家。天亮时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突然,侯大悠居然带着他堂弟回来了!

原来,叔叔把堂弟卖掉后,侯大悠意见很大。结果,他趁着上山砍柴之际,偷偷地跑去找堂弟。几经打听,他问到了买堂弟的人家。那天他翻山越岭,走了30多里山路,找到了那户买家的寨子,然后躲在附近树林里。等到天黑后,他悄悄溜进了山寨,躲在一棵大树后,观察动静。说也凑巧,半夜侯天保正好出屋拉尿,侯大悠见四下无人,快步上前,拉起堂弟往背上一背就猛跑,一口气出了山寨,沿着山间小道往回跑……

……

第二天八点不到,鱼头又回到了钟楼分局熟悉的大门口。还是已经年老头发花白的姜大爷在孤独地守着大门。


页面连接:http://www.tjlongliantang.com/news_0_jkmas/lolllmko.html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书神小说网第一版主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