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魏忠贤这一开腔,就把朱由校好不容易酝酿到位的角色情绪给破坏了,他赶紧用意念紧急召唤启明,「魏忠贤说的,这个‘黄尊素欲效杨一清诛刘瑾故事’究竟是真是假啊?不会是魏忠贤胡编乱造出来的借口罢?」

启明“嗖”地一声,又从王体乾身边窜到了朱由校面前,「是真的!这件事在《明史》原文中有记载,‘汪文言初下狱,忠贤即欲罗织诸人。已,知为尊素所解,恨甚’。」

「‘其党亦以尊素多智虑,欲杀之。会吴中讹言尊素欲效杨一清诛刘瑾,用李实为张永,授以秘计。忠贤大惧,遣刺事者至吴中凡四辈’。」

朱由校扶住了额头,「……黄尊素真的要感谢他儿子,如果他不是黄宗羲的父亲,我真是不想费劲保下他。」

「他这人政斗水平不高,在做官上也没什么成就,也就他那三个儿子养得出色,黄宗羲、黄宗炎、黄宗会都是明末名士,硬生生把黄尊素的格调给抬上去了。」

启明认真反驳道,「不,不,宿主,你对黄尊素的认知有偏差哦!在历史上,黄尊素可是与汪文言一起被称作为‘东林党的两大智囊’的。」

「你知道汪文言是什么样儿的人吗?他狱吏出身,因监守自盗,逃到京师,投奔到明光宗身边的宦官王安门下。」

「随后他用银子捐了个监生,使了一点儿小动作,就将万历朝时能与东林党势均力敌的齐楚浙党离间成了三党,从此东林党独大,后世因此评价他为,‘以布衣之身操控天下’。」

「后来魏忠贤诬陷‘东林六君子’收受熊廷弼的贿赂,以替熊廷弼免去广宁沦陷之罪,就是从汪文言入的手,黄尊素与其齐名,如何会是蠢钝之人呢?」

「相反,黄尊素在历史上,绝对算得上是东林党中少有的能审时度势之人了,邹元标和冯从吾创办首善书院的时候,黄尊素就拿从前徐阶在灵济宫讲学的例子,劝他们说京城不是讲学的地方。」

「杨涟要上疏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的时候,黄尊素也发出过警告,说杨涟此举是铤而走险,认为‘除君侧者,必有内援’,杨涟若是不能一击得中,东林党则必将大祸临头。」

「结果杨涟的奏疏呈上去后,明熹宗果然置之不理,这时候,有一个御史万燝也跟着声援杨涟,魏忠贤欲借万燝立威,便将其廷仗一百,把他给活活打死了。」

「万燝一死,黄尊素立刻就暗示杨涟,让他赶紧辞职,杨涟不听,最终就死在了诏狱里,所以从现存的史料上来看,黄尊素已经算是政斗小能手了。」

「他又不像宿主你有系统金手指,能先知先觉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了不起了好吗?而且,宿主你真的觉得黄尊素这个主意很糟糕吗?」

「参照杨一清诛刘瑾的先例,在黄尊素的视角里,用李实扳倒魏忠贤确实是有一定成功几率的。」

「当年张永为正德朝的‘八虎’之一,因不满刘瑾作为而产生矛盾,甚至曾出手殴打过刘瑾,明武宗为此还亲自劝和两人。」

「正德五年,安化王朱寘鐇谋反,明武宗诏令起用杨一清,总制军务,与总兵官神英平叛,并命中官张永担任督军。」

「却不想仅仅十八天后,杨一清等西征军尚未到,叛乱便被宁夏守臣平定了,张永得知消息后,将京营兵遣返,自己带五百骑前往宁夏安抚百姓。」

「杨一清知道张永与刘瑾不和,立刻抓住这个机会,与张永结成了同盟,并借机献策,告诉他该如何在明武宗面前揭发刘瑾。」

「张永回朝献俘之后,便如杨一清所说一一照办,最终果然斗倒了刘瑾,这样的计谋看上去很简单,好像就是打了个时间差,但实则最是狠辣。」

「从逮捕刘瑾到查封刘瑾在宫内外的住宅,每一步都需要亲近之人在明武宗旁边推波助澜,当年刘瑾被明武宗发配凤阳之时,还试图挽回败局。」

「他给明武宗上了白帖,哀诉自己赤身被绑,乞赐一二件敝衣盖体,明武宗本来已经心软了,下令赐给刘瑾百件衣物。」

「幸亏这时张永察觉了明武宗态度上的变化,极力怂恿明武宗亲自去抄刘瑾的家,直到明武宗自己从刘瑾家中搜出皇帝印和龙袍,还发现刘瑾常拿在手的扇里,藏有两把锋利的匕首,这才勃然大怒,下定决心要将刘瑾凌迟处死。」

「这么一对照来看,李实确实是东林党目前能接触到的,最有希望担当张永这个角色的人物,李实作为明光宗从前在东宫的伴读,陪他们父子经历过国本之争,跟明熹宗是有感情的。」

「而且,从李实能为明熹宗挑选出张皇后这件事上来看,他是很了解明熹宗喜欢什么样的人,并且很能领会明熹宗的心意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李实拥有东宫伴读的这一资历,他未必没有将魏忠贤取而代之的野心,因此历史上魏忠贤得知黄尊素的企图之后,立刻就制造了‘李实诬奏案’,将‘东林七贤’一网打尽。」

「因为魏忠贤知道,帝王的权柄,就是能在一念之间就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倘或他想要活下去,就必须牢牢把控住明熹宗,不给任何人可乘之机。」

朱由校沉默片刻,道,「对啊,所以我方才才说黄尊素一生的最大成就是生了黄宗羲嘛。」

「倘或没有黄宗羲,黄尊素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封建官僚,一辈子就琢磨着斗来斗去,不是我跟你斗,就是你跟我斗,真的特别可悲。」

「历史上杨一清和张永合伙斗倒刘瑾之后,又落着什么好了吗?杨一清虽为四朝老臣,但明世宗登基之后,因‘大礼议’事件,不是照样被张璁和桂萼联手排挤出阁了吗?」

「张永就更不用说了,想封个侯都被内阁驳回来了,刘瑾一死,宦官集团大受打击,明武宗虽重用他,但并不像宠信刘瑾一样宠信他,后来嘉靖朝时,明世宗直接就命他避居了。」


页面连接:http://www.tjlongliantang.com/news_0_omsksl/tymmmkay.html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百书楼正经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