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小宫女所念的这首《轻肥》是白居易《秦中吟十首》中的第七首,全诗十六句八十字,前十四句,写的是太监们的骄奢淫逸,不可一世,好不快活,最后一句来了一个惊天反转,“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一面是轻裘肥马,豪华奢侈,一面是灾情惨重,饥寒煎迫,这两相一对比,便凸显出宦官擅权乱政,鱼肉百姓的可恨与可恶。

朱由校不由在心里暗自感慨,果然千万不能招惹女人。

女人要是恨上了谁,但凡她还有一口气在,那是势必要报复到底的。

倘或招惹的这个女人恰好还是一个“母亲”,招惹的直接对象还是她的孩子,那她就是死到临头也是要把仇人给一起拉下地狱的。

张皇后明媚一笑,眼风一扫,神情中带了些挑衅地望向皇帝,“万岁以为她的功课做得如何啊?”

朱由校又心想,女人真是很聪明的一种生物,但凡她们发现自己能仗男人的势,那就不得了了,连那个被她们仗势的男人都要主动让她们三分她们才肯罢休。

在这一点上,宦官就比女人天然地多了那么一点儿谦卑,难怪历史上这么多英明圣主都愿意重用宦官,毕竟帝王和明星一样,人格上都自恋,在俯瞰众生的同时就爱看‘众生’仰望他们。

皇帝瞥了张皇后一眼,微笑着朝那小宫女招手道,“过来。”

小宫女战战兢兢地走上前去,跪到了朱由校跟前,“皇爷有何吩咐?”

朱由校用两根手指轻轻抬起了小宫女的下颚,这套动作他在现代的电视剧里表演过不知多少次,此刻没了剧组工作人员和高清摄像机在旁,他也复刻得行云流水,举手投足间尽显王霸之气,“你念得很好,但是——”

皇帝抬起另一只手,在那宫女的发髻上轻轻抚摸了几下,摘下一枚葫芦样儿的头饰来,“白居易作的这组《秦中吟》一共有十首,你学的是第七首《轻肥》,却知不知道第十首写的是什么?”

小宫女作为明朝土著,似乎根本不吃霸道总裁的这一套,见得皇帝在她头上又捏又摸,脑中全是张裕妃死后惨状,一时间竟吓得花容失色,脸都青白了几分,“奴婢……奴婢不知……请皇爷恕罪……”

朱由校缩回了擒在小宫女下巴上的手,冲着张皇后专心致志地把玩着那枚葫芦头饰,“第十首是《买花》,‘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谕。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据说李唐、武周时,皇亲贵族都将牡丹视为‘国花’异宝,在青黄不接、农事繁忙之时,长安城中的贵族却驱车走马,为买花移花而一掷千金,一名偶来买花的田舍翁见得长安街市上一株开了百朵花的红牡丹,价值竟相当于二十五匹帛,不由低头长叹,因为这株牡丹花的价格足以抵得上当时十户中等人家所纳赋税的数额。”

“宝珠今日提起这组《秦中吟》,倒叫朕触景生情,朕记得,关宁军士兵的官俸是每月一两五钱,加米五斗,而这坤宁宫宫中的宫女头上戴的这‘草里金’,一枚就要一两至一两五钱银子不等,相当于辽东的士兵在前线辛苦一个月,才买得起这枚头饰,倘或买了这头饰,他们这个月就只能干吃白饭,没得菜吃了,如此奢靡情景,跟白居易当年讽刺的‘富贵闲人一束花,十户田家一年粮’的社会现状又有何不同呢?”

“草里金”即指大小在一寸以内,皮质好,脐儿正且小,有嘴儿有腰,且龙头完整的本地小亚腰葫芦,意为“其物出自草木天然,但是有昂贵于金的价值”,这是一种从唐朝开始就流行的珍稀文玩,不但可以把玩,可以佩戴,还可以做成首饰发簪,制成耳环。

草里金的形成极具偶然性,由于葫芦越小越难成熟,所以很多小葫芦在长的时候,就很难看到成熟的,等到秋后落了架,基本上有也都干扁了,有时候一不留神,没看到又错过丢掉了,所以想要得到一枚自然形成的草里金全凭运气,故而便显得弥足珍贵。

这种小葫芦在清朝时的价值已经达到上百两,放到现代更是天价,不过晚明宫中的宫女也不是人人都戴得起这种头饰,宫女佩戴得最多的还是乌金纸裁成的草虫蝴蝶,或是现采现摘的时鲜花卉。

张皇后一见朱由校拿这“草里金”说事儿,当即就沉下了脸,“她能戴这‘草里金’,还不是她‘菜户’给她买来送她的?这一两银子才得一枚的好东西,戴在头上还不都是给万岁看的?万岁如此一番说教,真是好没道理,世间的银子,还不都是你们爷们挣来,再给爷们花去的吗?这后宫女眷不过沾了点儿光,万岁竟也就容不得她们了?”

朱由校笑了笑,将那枚小葫芦还给了小宫女,并挥手让她退下,“宝珠也太护短了,谁说朕容不得她们了?朕一年来后宫也不过五六回,她们能是戴给朕看的么?再者,论及‘说教’,朕哪里能及得上宝珠?朕好不容易来一回,宝珠就偏让她们念这能使得‘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的词句给朕听。”

张皇后回道,“妾倒是不想护短,妾就该让她们都去效仿裕妃,倘或裕妃仍在人世,万岁的这座屏风,还说不准是不是送给妾呢。”

皇帝闻言直笑,“这样的醋你也吃?”

张皇后却笑不出来,倒是兀自沉默了一阵,尔后又道,“据说昔年武则天称帝之后,置左拾遗于门下省,置右拾遗于中书省,职掌与左右补阙相同,专门为皇帝规谏朝政缺失,唐宪宗登基之后,在元和元年举行制举考试,任命次等的白居易为左拾遗,因此白居易在元和初年频繁上书言事,不管朝中大事小事,只要他觉得有所不妥,他都会上表参劾,乃至于几次当面指出唐宪宗的过失。”

“这《秦中吟》便是白居易于元和四年所作,他曾在《伤唐衢》中说:‘忆昨元和初,忝备诗官位。是时兵革后,生民正憔悴。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遂作《秦中吟》,一吟悲一事。贵人皆怪怒,闲人亦非訾。天高未及闻,荆棘生满地’,可见白居易并非沽名钓誉之徒,而是当真认为直言敢谏就是好官。”

“可唐宪宗却不止一次地向人抱怨道,‘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不过妾以为,唐宪宗若能听得白居易一言,倒不至于落得突然暴毙下场,昔年唐顺宗在时,重用‘二王八司马’,试图以‘永贞革新’剪除宦官势力,不料,宦官俱文珍与刘光琦等人因不满改革竟联合剑南节度使韦皋、荆南节度使裴均、河东节度使严绶等外藩迫使唐顺宗退位为太上皇,禅位给唐宪宗。”

“唐宪宗继位后,虽然初期刚明果断,任用杜黄裳、裴度、李绛相继为相,平定了四川节度使刘辟和镇海节度使李琦,并招降了河北三镇,消灭了淮西节度使吴元济与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至此,全国所有藩镇至少在名义上又全部重新归服唐朝,史称‘元和中兴’。”

“但是由于唐宪宗的帝位是由宦官拥立的,故而他重用宦官,比‘永贞革新’前更甚,元和年间,大唐军队中许多将领与监军皆由宦官担任,唐宪宗的心腹宦官吐突承璀更是深受器重,担任左右神策将军,兼河中、河阳、浙西、宣歙等道行营兵马使和招讨处置使等要职,作为统帅带兵出征,烜赫一时。”

“元和六年,唐宪宗十九岁的太子李宁夭亡,在议立储君时,宦官们分为了两派,吐突承璀一派策划立澧王李恽为太子,而梁守谦、王守澄一派则拥护遂王李恒为太子,唐宪宗在削平了所有藩镇之后,自以为立下了不朽之功,渐渐骄侈,在位后期好长生不老之术,因多服金丹而日加躁渴,性情暴躁易怒,动辄责罚左右。

“宦官们不堪鞭笞,终于在元和十五年联合内廷宫女,将唐宪宗毒杀,拥立遂王李恒继位,是为‘唐穆宗’,万岁啊,妾是实在不愿见您重蹈覆辙,才教宫女吟诵白居易的诗的,晚唐朝政败坏,即是因为宦官专权,妾不过粗通史书,便能知晓其中利害,您日日听翰林授讲经筵,如何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朱由校淡笑道,“晚唐的宦官之于皇帝,就好比家奴之于主子,晚唐宦官的所作所为,实际不过是一群家奴在参与李唐皇室的内部纠纷,如同豪门大族里的各房奴婢分别帮助其主子争产业,而并非奴婢的权力真的大到可以夺取整个大家族的家产。”

“这阅览史书,最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吐突承璀之所以会偏袒澧王李恽,就是因为得到了唐宪宗的暗中支持,因为遂王李恒的生母郭氏,是郭子仪的孙女,郭子仪一生有八子七婿,皆贵显朝廷,无论在后宫还是朝堂,都形成了强大的势力,唐宪宗不想被牵制,也不喜欢郭氏的儿子,才给了吐突承璀这样大的权力。”

“事实上,纵观元和一朝,掌权的宦官全是唐宪宗的心腹,且全是由唐宪宗自己提拔上来的,唐宪宗的信任和威信就是那些宦官的绝对保障,唐穆宗登基后,郭妃集团主导了一切,元和朝的所有宦官,除了原本依附唐穆宗的之外,都尽数被新帝诛灭,就连曾经权倾朝野的吐突承璀也未能幸免于难。”

“这宦官呐,不过是主子的一条狗,宝珠已经母仪天下,何必跟一条狗斤斤计较呢?晚唐军阀割据,天下四分五裂,唐宪宗要平定藩镇的叛乱,使得中外咸理,纪律再张,自然要竭力敛财,以供军需,宝珠读《秦中吟》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为何白居易将《轻肥》置于《买花》之前?就是因为如果没有《轻肥》中的那些宦官,《买花》中的皇亲是绝不可能花那么多钱购买牡丹的。”

张皇后一撇嘴,小巧的琼鼻里发出“哼”的一声,“万岁的意思是,这坤宁宫中的宫女能佩戴上‘草里金’,还得感谢万岁养的那几条恶犬了?”

朱由校大笑,张皇后这副欲说还休的别扭样真是一下子击中了他的审美,直让他肠根作痒,“朕的意思是啊,银子难筹呐,如今虽天下一统,但朕的难处实在是不比当年的唐宪宗要少啊,袁崇焕上下嘴皮一碰,张口就要朕拨四十五万两银子去辽东,朕要是不养这几条好狗,光靠前朝那些个大臣,鞑子早就打到北京了!”

张皇后道,“这人总要比狗好一些。”

朱由校道,“那可未必,譬如就拿唐顺宗时的那‘二王八司马’来说罢,都说晚唐的宦官贪财,但这‘二王’之一的王伾却是顺宗一朝有名的大贪,‘永贞革新’时,王伾门前朋党众多,宾客云集,官员们用以贿赂王伾的珍宝古玩可谓是岁时不绝。”

“据说那王伾室中有一个无门大柜,类似‘扑满’,只开一口,专门用来储藏金银财宝,甚至其妻有时就在那柜上睡觉,可见宦官再如何敛财,这钱终究还是姓‘李’,而大臣要是贪财,这白花花的银子,就真的要流到其他人家里去了,这也是前车之鉴,宝珠为何不察呢?”

张皇后凉丝丝地道,“既然狗能筹银子,万岁倒不妨把这屏风赐给那几条狗去,送来坤宁宫作什么?”

朱由校轻笑道,“这狗是能筹银子,但是主子没允准的地方,他们也不敢胡乱去闯啊。”

张皇后眉目一动,眼波流转间尽是风情,“那万岁又看中哪一处能筹银子的好地方了?不会是这坤宁宫罢?”

朱由校咳嗽一声,正色答道,“是苏杭织造。”


页面连接:http://www.tjlongliantang.com/news_0_omsksl/tymmmkmt.html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棉花糖小说网废文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