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魏忠贤为难道,“这一项恐怕不大能节省。”

朱由校问道,“为何?”

王体乾接口道,“红衣大炮都是从海外运来的,每一门要千百金,这是洋人给定的价儿,不太好还。”

“这一开始是澳门洋商听闻徐光启要练兵,送了四门给他,尔后是李之藻在澳门督造,又从洋人那里进口了二十六门,一共是三十门。”

“接着给宁远调去了十一门,炸膛了一门,北京城里剩了有十八门,都用来守城才刚刚够,哪里还有余地作研发呢?”

石元雅补充道,“皇爷,奴婢与纪用都是兵仗局出身的,这武器方面的事,奴婢知晓得最清楚。”

“红衣大炮是用海外铜铁精工制成的,洋人制这大炮,每百门中,尚且会有两三门在试放时炸裂,若要咱们自己造,恐怕很难。”

“倘或须得要咱们自己研发,这研发的钱,恐怕比直接买炮还要贵上十倍,这工料运到京师,比放洋人那儿让洋人直接造的要贵三倍。”

“如今既然钱粮艰难,与其让兵仗局从头开始琢磨着怎么造炮,不如直接向洋人进购,如此反而倒能省些银子。”

由于涉及他不熟悉的科学类领域,朱由校用意念召唤出了启明,又向石元雅问道,“那倘或不用红衣大炮,单用佛郎机会不会更省事些?”

“朕记得,正德十六年时,广东海道副使的汪??就能用仿制佛郎机击退佛郎机国人了,嘉靖三年,咱们就能把这佛郎机造得跟洋人那儿的一模一样了。”

石元雅犹疑半响,道,“佛郎机比较容易炸,而且射程没这红衣大炮远,奴婢记得,万历年间,欧罗巴那儿有两个国家打海战,装备佛郎机的那方舰队可没赢呢。”

启明趴在朱由校耳边科普道,「石元雅提到的,是发生在万历十三年的‘英西海战’,历史上确实是装备了大量佛郎机炮的西班牙战舰,败给了几乎全装备了新型前膛加农炮的英军战舰。」

朱由校想了想,又问道,“那这佛郎机为何会这么容易炸呢?”

石元雅言简意赅地道,“因为漏气!这火炮用的铁管它不严实,本来为了防止炸膛,这炮身上头都是要加铁箍的。”

“当年戚少保研发的虎蹲炮就加了五道铁箍,后来还增加到了七道,就是这洋人的炮传进来之后,铁箍就碍事儿了,改加装准星和准门了。”

朱由校朝启明问道,「这石元雅没有骗我罢?」

启明摇头道,「没有,宿主你要注意哦,在不能攀科技树的前提下,现代战争的武器装备是远远领先于明末的,你不能拿现代的科学成果去要求明末的工匠,他们是不可能达到的。」

「譬如说罢,这明末的红衣大炮是‘前膛炮’,而非近现代战争普遍应用的‘后膛炮’,因此操作红衣大炮的过程相较后世而言比较繁琐,炮手需要先从炮口装填火药,再用木棍压实,然后再把炮弹放入膛内,点燃引信。」

「而佛郎机是标准的炮尾装填的后膛子母铳火炮,其采用的后膛装弹技术,是利用铁楔子固定子炮,可以提前进行装填。

「而由于这个时代的金属冶炼技术还没发展到位,气密性封闭不佳,后装炮的闭锁问题无法解决,导致佛郎机特别容易炸裂。」

「倘或宿主想要进一步提高火炮威力,就必须提高膛压,使用后端封闭的前膛炮,因此这一时期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都将前膛炮视为先进科技。」

「戚继光浇筑铁箍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膛压过大,导致铳炮炸裂,所以铁箍越多,铳炮就越坚固耐久,但是这种铁箍一道道地浇筑上去也同样妨碍视野,难以瞄准。」

「因此到了明朝中后期,火炮便大多不再安装铁箍,而是改为尽力改进膛管,其一是增加膛壁厚度,增加炮膛的牢固程度。」

「其二则是对炮膛表面进行打磨,直到光滑,避免炮膛因各处受力不均而导致的火气四窜,倘或炮膛光滑,火气便仅向炮口方向用力,炮膛各处受到压力小,则不易炸膛。」

朱由校朝石元雅道,“那你现在便从兵仗局里拿根炮管来让朕瞧瞧。”

石元雅应了一声,赶忙走到殿外,嘱咐候着的小宦官去一趟兵仗局。

趁着这一来一回的空档,朱由校又在意念中忙着跟启明对话道,「我知道系统不允许我胡乱攀科技树,但是我还是想问,倘或要让大明跟同时代的西方国家在火炮上拉开决定性的技术差距,你觉得关键要从哪里进行突破呢?」

启明嘻嘻笑道,「膛线!膛线才是枪炮的灵魂啊。」

朱由校问道,「什么是膛线?」

启明解释道,「膛线是现代炮管及枪管的管膛内壁上被锻刻加工出的呈螺旋状分布的凹凸槽,可使炮弹在发射时沿着膛线作纵轴旋转,产生陀螺仪效应稳定弹道,因而能更精确的射向目标。」

「而晚明的火器部队不能完全转型成现代热兵器部队,只能靠冷兵器军队辅助才能发挥效用的关键就在这里。」

「其实以晚明的技术,早已能够制造出一批光滑的炮管,可炮膛的光滑程度对火器射击的准确度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在没有炸膛危险情况下,炮管的光滑程度影响的是弹丸的发射初速度,与准确度无关。」

「根据热兵器发展的历程来看,准确度差的主要原因就是炮管没有膛线,炮弹不能以旋转的方式从炮口射出。」

「即使炮管再光滑,弹丸和炮管内壁之间也存在缝隙,而膛线炮管的弹丸直径比炮管内径大,所以弹丸可以稳定的从枪口射出。」

「不过明末没有将滑膛炮顺利进化为线膛炮,倒不全因是古代中国的科技落后。」

线膛炮因为膛线在发射过程中容易磨损,其报废的速度要高于滑膛炮,因此线膛炮虽然很早就被发现出来,但是直到西方侵华时仍然主要使用滑膛炮。」

「所以晚明即使有西学传入,但能提高火器准确度的膛线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页面连接:http://www.tjlongliantang.com/news_0_omsksl/tymmmkoo.html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爱书网叔叔小说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