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黎明吹角,大军前行。

王旗飘摆,行十里才见东方天明。

领命于危难之际,望满眼铁马刀兵,心中说不出的豪情壮志,但也有着那么一丝说不出的苦涩悲切。

见山野渐起绿色,杨柳催发青枝,想往年此时,正是在家愉快玩耍,忽而脑海中闪过家中妻子儿女,倍感怀念,刚刚行出几日路程,仿佛隔了几个春秋。

秦王端坐帅车,三位老幕僚同车而行,吱吱呀呀一路颠簸,向北而去。

身边有亲王卫队、中郎将卫队,而薛云的第九师只派几名快马通传在秦王身边。

薛云并不跟在秦王左右,而两个师也保持着一定距离,否则诸州县更是忙不过来。

有时,距下一州县较远,一走就是一天,刮风下雨也要走,赶到州县已是深更半夜,士兵们只有早晚两顿饭,其间辛苦不必多说。

秦王离开洛阳时,郡主城门相送,她站在车上向秦王挥手,直到望不见秦王,才捂着嘴回到车里,车里传来阵阵呜咽之声。她从小儿就送父亲、叔叔、哥哥、姐夫们出征。十去五难回。郡主心里是何滋味,不言而喻。

在出发前一夜,郡主曾问秦王,趁秦王还在家,要不把孔婷收入府里?苏御琢磨半晌,说不必如此。若这次回不来,姑娘没过门或许是件好事。

摄政王出兵,举着的几乎就是皇旗,皇太后曹玉簪让造办处连夜赶制,张牙舞爪的飞龙大旗迎风飘摆。其实苏御觉得这东西挺累赘,可没有又不行。战场指挥,大半要靠旗帜。而帅旗便是军魂,帅旗在,军心就在;帅旗一倒,军心涣散。

为保卫帅旗,还要专门准备好几百人。而这个任务就落到中郎将卫队长秦白刃手中。秦白刃说,除非他死了,否则帅旗一定在。

回想离城一刻,太后带领百官出城相送。沿路涌现许多百姓送来犒军之物,素不相识的人们热泪盈眶,反而更让人感动。

在其位谋其政,今时带兵出征,秦王感觉责任重大,不敢有一丝懈怠。

为防止出现纸上谈兵的情况,秦王每有计划,都会与幕僚商量,期间受益颇多。

此时断腿将军诛邪克已被提拔为护国二军总副,赋其战时指挥大权。这一步跨越实在太大,有些让人措手不及。但诛邪克素有威名,又有秦王力挺,倒也没人说什么。

韩坚如愿以偿成为先锋,带队走在最前,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年纪轻轻的贤王孙赵丰,除了他的二百监军团以外,毫无兵权可言。虽还担任第四师监军一职,可一路之上什么事也插不上手,只是情绪不高地跟着队伍前进。

部队行至卫州共城,老将王庭坐在秦王身边,他手里握着一大堆材料:

“唐家派第六、第七、第十一师参战。第六师,十公子唐喜兼任中郎将;第十一师是十六公子唐远的总仓兵。但这次两位公子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来,而是让唐欢、唐撰两个小辈带队。他们两个我看都不行。但第七师中郎将李莽不错。他是李横的弟弟,本来是第十三师副将,很能打,也是二老爷(唐宁)的女婿。”

老将是经历过十年战争退役的,他刚离开队伍才三年,对那些军官的名字很熟悉。什么人能打,什么人是来凑数的,一目了然。

说“凑数”有些贬低他们的意思,是不客观的。怎知年轻人就一定不行。霍去病立坛封狼居胥山时才二十一岁。

只希望唐欢、唐撰两位门阀少爷能争气才好。而他们的存在,也都是门阀内部诸公子权衡的结果。也就是唐宁刚去世时,唐振与唐离权力分配的结果。

虽然权衡的味道很重,但不代表两个师就没有战斗力,两个师的副将都是颇有战功的人物,这也一定是唐振和唐离的安排。

“还有一千五百里路。”秦王看着地图,眉头紧锁:“公孙雄还要坚持最少二十天。命孟朗、西门樽,别在相州等我们了。提前去莫州,防止敌军偷袭粮仓。”

老将典巩道:“守拒马河,比守莫州更妙。在遒县、归义、瓦桥一线沿河布防,敌军观我早有准备,就不会来偷袭。”

“好,通知诛邪克安排。”

通传秘书郎刚走,一老卒走了进来:“少爷,该吃饭了。”

见到老黄,秦王一阵无语。不想带着他,他非要来。他说,王爷出征,不可能只带着一匹马。老奴去给少爷当马夫。

出征时,曹玉簪送给秦王一匹汗血宝马,而老黄就骑那匹老白马,牵着汗血,以备不时之需。

负责牵马的人很重要,如果战败,马夫自己玩命跑了,秦王就遭了殃。

……

洛阳城里依然热闹。帝都文社赞助的“挑战赛”,在北市建立擂台,已经开打。举办者居心叵测,故意把擂台设在距离红黑寺大门不远处。


页面连接:http://www.tjlongliantang.com/news_0_ooltg/gmksgmy.html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福书网努努书坊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