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如果一个人心理素质不过硬,当上摄政王容易疯掉。

因为每天听说的事,都是千奇百怪,奇到变态的程度,怪到感觉世间有鬼的程度;每天看到的奏折里提出的请求,都是十万火急,就好像不赶快给个答复, 当地百姓都会死了一样。

可是说来说去,其实都离不开一个“钱”字。只要钱到位,很多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奇不见了,怪不见了,百姓也不用死了。

“但凡是下面好解决的问题,也不会写折子到六部,六部更不会送来王殿。是这样吗?”

秦王把手中奏折丢到一旁,笑了笑说:“不能小瞧县令,如果不考虑身份背景,工作效率高的县令完全可以直接调来六部当侍郎。”

秦王的这两句话,让下面坐着的六部十二名侍郎头顶冒汗,显然这是秦王对侍郎们的工作表示不满。

大家都是聪明人,没必要把话说得太透彻,以后这种骗钱的折子,侍郎们自己解决,不要再送到王殿来。

如果秦王一直不表示一下,这帮官员就会继续欺负秦王傻。

就是这样,如果一个领导不够聪明,下属们就会欺骗领导;如果一个领导不够强硬,下属就敢对领导吹胡子瞪眼。

领导和下属也是一对冤家,既要布恩, 也要立威, 就好像对付女人一样。

“殿下,‘天道酬勤’牌匾挂在哪?”

侍郎们灰头土脸的走了,锦衣婢林娟笑盈盈的走过来问。

“就挂在秘书大厅里。”

秦王很喜欢“天道酬勤”这四个字, 但他自己却不相信天道酬勤。或者说,在他这个道家看来,天道本来就是不能说的。不是不敢说,而是说不出来。每个人的道,都不一样。

把牌匾挂在那里,就是给别人看的。因为有很多人相信这个。可在苏御看来,这是一个伪命题。勤劳,只能保证生活底线,其它的它保证不了。

有的人不勤劳就会饿死,他们不勤劳行吗?再看那些高高在上作威作福的人,有几个勤劳?不排除有冯钊唐灵儿那样的劳动模范,但大部分人,不是他们这样的。

比如京兆府,且不说那些品秩在身的官员,就是凝眉瞪目的小吏,现在都不干活了。他们会花钱雇胥吏,就是那种没有品秩的刀笔吏,有事让他们去冲锋陷阵。办好了,是在编小吏的功劳;办不好, 是胥吏的错。

这简直是太妙了,是哪个天才想出来的好办法,应该把他当祖师爷供奉起来。立碑立传,给他建庙。

“殿下知不知这些道道儿吗?”西门婉婷听说一些事,正义感爆发,跑来王殿问秦王。

“你猜我知不知道?”

“你不知道。”

“你猜对了,我不知道。”

“你这是什么表情?莫非你知道?”

“你又猜对了,我知道。”

既然摄政王明知道这些事,他为什么不管?

因为赵御认为,刁民比吏多,而且多很多。刁民之所以看不上那些小吏,是因为他们嫉妒小吏的权力,却爱而不得,故而心生怨恨。把民怨控制在那个水平,是朝廷能够接受的。

可西门婉婷不能接受,这不,她又有新目标了,她要整治京兆府“吏容”。小吏治理街巷,她要治理“吏容”,真是吃饱了撑的。不过她想干什么,苏御也不拦着她,让她折腾去。如果憋在家里,不知道会憋出什么事来。

至于作乱的七小剑,自从折了一剑之后,就没影了。后来听说韩氏财阀的一位小姐家被抢了三千多万。苏御因此预测,那帮人十年之内不会再回来。当然,这只是个预测。或许他们五年就把钱花光,还会来洛阳“淘金”。

像这种小事,秦王是不会亲自过问的,如果真的被京兆府上报到王殿,也会被秦王一挥袖子,送到庚王府去。

……

最近欧阳镜迷恋上佛法,经常去大相国寺与那些得道高僧辩论。

经过辩论才知道,难怪明德大法师能当上方丈,原来他是最能辩的一个人。

可欧阳镜不服他,欧阳镜认为,自己之所以辩输,不是因为能力不行,而是因为读过的佛经太少。于是他跑去艺馆,搂着一名艺人,一本正经地阅读佛经。忽而觉得我佛说得很有道理,满意地点点头。

这本经书读完了,也就没有了。厚厚的一箱子经书,丢在艺馆里,他挥舞大袖来到秦王府。与秦王高谈阔论起来,给苏御一种感觉,他要把秦王拉进佛门。

可苏御对各种教派的态度一直都是不排斥也不深信。

因为苏御认为自己是道家,而道家不是排外的,但却有着自己的核心观念——你们说得都对,你们坚持下去,是会成功的,也是会失败的;你们说得都不对,你们坚持下去,是会失败的,也是会成功的。

这好像是和稀泥,其实不然。能懂自然懂,不懂就好比看天书。让西方人看到这些,一定会破口大骂,这是什么狗屁东西,讲不通的,所以东方没有哲学。


页面连接:http://www.tjlongliantang.com/news_0_ooltg/tssakjyk.html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福书网墨香阁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