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app2();

read2();三月一到,  日子就渐渐暖和了。早上天也亮得早了,瓦市渐渐恢复了热闹。

骡车抵达东乡镇已经是傍晚,车子才到镇子上叶嘉就着急忙慌地先去看看瓦市关了没有。一般来说,  瓦市是开到天黑之前,  商贩们揣着干粮能在里头蹲一天。

叶嘉的运气还算是不错的,去的时候瓦市还没关,正好赶上小商贩们收摊儿出来。

事实上,  由于西北这边地势气候以及环境的因素,  并不适合种植冬小麦。如今市面上盛行的是春小麦。叶嘉虽说没有相关知识,但也知道似这种小麦作物的种是需要在土壤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春化。这个过程怎么想也的十天八天的,  显然她最快的时辰去育种已经晚了。

思来想去,只能出钱购买已经育好种的秧苗。好在东乡镇比李北镇安宁,  当地百姓中选择种植的人多很多,  不怕买不着秧苗。

这不正好在镇子上,  她连铺子都没去看,就一家一家问了。不过这些东西商铺里也不大可能会有。孙老汉看她着急,  想想就将骡车赶到西施铺子的外头停着,也跟着一家一家问。

镇子上谁不认识叶嘉?早前在瓦市摆摊子的时候大家伙儿都晓得这一对姐妹花。后来周憬琛当上司马又爬到了校尉的位置,整个喀什县谁不认的周家人?

晓得叶嘉是个好性子人,  有些往日一起摆摊认识的见叶嘉着急,  就给她指了条路。

“校尉夫人若是着急,  不如去吴家问问。”

给叶嘉指路的是原先在西施摊旁边卖布匹的,  一四十好几的壮硕妇人。也是因着周憬琛把镇子管得好,  她们做生意的都比往日要舒心不少,  心里自然是感激:“吴家可是大地主,  好几百亩良田,  吴家每年种麦子、种苞谷、种稻米的都有,  年年不落下。今年开春也是招了许多人去育苗,如今指不定就剩很多……”

她这么一提醒,叶嘉也是转圜过来:“是我急糊涂了!”

可不是?她要大批量的秧苗,找散户买哪里那么快凑得齐?不过散户也得凑一凑。不然那吴家不卖,她这边也没办法。叶嘉连忙谢过了妇人的提醒,赶紧就去了一趟吴家。

这吴家也是老熟人,吴家三少一直跟叶嘉合作着香胰子的生意呢。

孙老汉在瓦市里问了一圈,等两人在鹿砦口遇上,孙老汉都热出一头汗:“东家,他们说这几日也有来瓦市卖秧苗的。不过卖的不多,日子也不定,若是要买估计得经常来瓦市瞄着等。”

“不着急。”叶嘉听着点点头,“瓦市这边叫人盯着,先送我去吴家走一趟。”

孙老汉也没问叶嘉去吴家作甚,老老实实地点点头就去铺子这边把车赶过来。叶嘉上了骡车就赶紧去了一趟吴家。

说起来,西北这边也不是没有大户。这边的地界上生活的人贫富差异已经不能用巨大来形容,应该说是天堑。穷的家里揭不开锅,富的家中地板都能镶金砖。李北镇一个程家,东乡镇就有一个吴家。只是这个吴家跟程家还略有不同,程家走得是跑商的路子,吴家则是实实在在的大地主。

叶嘉到吴家门前的时候,吴家大门前两三个小童在洒扫。夕阳的余晖下,颇有些岁月静好的意思。

看到有骡车停下,其中一个锅盖头的小童就蹬蹬跑过来问话。

叶嘉打了车帘子瞥了一眼吴家的大门心中都是一惊,好大一座府邸。这吴家平日里不声不响的,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大的家世。孙老汉在前头跟小童道明了叶嘉的身份。那小童一听里头是校尉夫人,当下把扫帚一扔,蹬蹬地就跑回了府中。

不一会儿,吴家的大门从里面打开了,走出来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儿。

老头儿被个年轻人搀扶着,笑容满面地出来相迎。

叶嘉原本不想摆谱儿,但想着上回余氏交代的话,又安安生生地坐着等老头儿到了近前才下了车。老头儿是吴家的家主吴恩。身边扶着他的是吴家大少,吴敏。说起来,自打周憬琛坐上喀什县校尉的位置,不少当地的乡绅富商都来周家送过礼庆贺,吴家是一点动静没有。

这人情世故的叶嘉原先没怎么放心上,这会儿打了一个照面就冷不丁想起来。不管吴家出于何种底气对新上任的校尉不闻不问,叶嘉笑得也十分客气,直说过来是有事相求。

吴老爷笑了笑,一手捋着胡子客客气气地请叶嘉上座。

叶嘉跟着进了院子,吴家的府邸比起程家武人的粗糙要文雅精致得多。从前庭到花厅,一路走过来草植园景都打理的仔仔细细。亭台楼阁、雕梁画栋不过多的显白,但就是透着一股富贵的气息。叶嘉一路瞧悄悄打量着走进了花厅,吴老爷立即就命人上茶。

即便是不懂茶,叶嘉轻轻呷了一口也分出了差别。清冽适口,齿颊留香。

“不知校尉夫人此时前来所谓何事?”吴老爷看着一个白面老头儿,说话倒是有种书生文人的斯文。

叶嘉也不跟他绕弯子,只询问了他府上可有各色粮食的秧苗:“因着时辰紧迫,未曾及时安排育种。如今拖到了春耕的时节过了那个时辰,只能寻已经育好种的秧苗。”

吴老爷一听是这事儿,面上那隐隐的戒备放下来,似是松了一口气。

叶嘉瞧着有些奇怪,周家跟吴家除了香胰子的生意也没有别的交集,吴老爷子这般表现仿佛是做错了什么事心虚。不过此时也不方便岔开话题,吴老爷略微思索了片刻就答应了。只是他话说的不绝对:“田地庄子那边的事儿自有下头人打理,是否有多出来的秧苗,还得问过了下人方能给夫人一个准话。若是夫人不急,不如明日在下命人去庄子上瞧过了再给周家递话?”

“倒也是。”他话都这般说了,叶嘉也不能逼着人一定给,“那明日再谈。”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

……

此时天色渐晚,没一会儿的功夫门外就有些擦黑。吴家人也是懂规矩的,见着天色渐晚自然是要开口招待的。吴老爷没有因为叶嘉是个女眷就疏忽怠慢,笑道:“……夫人不如留下用个便饭?”

叶嘉才从李北镇的营寨回来,到了镇子上连家门都没进。

家中余氏叶四妹她们估计还在等着,于是笑笑就婉拒道:“吴老爷不必客气,我这也是才从外头回来。家中长辈怕是早已等急了。这就不留下用饭了。”

当即告辞,吴家人客气地将叶嘉送出了院子。吴老爷看着骡车走远,转身回去后叹了口气。

叶嘉不知吴家人心中不安,上了骡车,孙老汉在外头一甩马鞭,车子便匆匆回了周家。

周家这边张昌礼老爷子三日前就已经被送过来。事实上,周憬琛一次性弄回来二十五个人,正是叶嘉上回在营寨遇上的那一批。这二十五个人除了张老爷子,其余人都被送去了良田附近的庄子安置。这百亩良田不只是田地,还有附赠的庄子。

毕竟曾经沈海牛不群还在时,奴婢成群。府邸也住不下那么多人。似这等在田地里做苦力活儿的佃户他们不负责安置,看守佃户和田地里收成的奴婢却需要安置。田地附近是置有庄子的。

院子门被叫开,余氏一看到叶嘉回来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不知不觉叶嘉都成了余氏的主心骨,儿子不在家她能忍,儿媳妇离开久了她心里就慌。但余氏也知道儿子儿媳难得感情融洽在一块多待几日,她即便心中不安也不会打发人去打搅。

此时看叶嘉从骡车上下来,忙不迭地就跟过来在一旁嘀嘀咕咕道:“在那边吃苦了吧?那边儿不似镇上繁华,要吃的没吃的,要喝的没喝的,嘉娘才去几日都眼瞅着瘦一圈。允安那小子半点不晓得心疼人……”

叶嘉:“……娘,没瘦。”

才三日能瘦多少?叶嘉有些无奈,但余氏这般嘀咕着,叶嘉听得心里也舒坦。

“怎么没瘦?”孙老汉跟在后头把门栓栓好了。余氏不放心又多看了几眼。确定是锁好了才过来拉着叶嘉往屋里走。先前驻地的乱子给余氏吓到了,这回是谨慎的心思在心里扎下根,“我瞧着就瘦了。下巴尖了不少,估计是那边饭食太粗糙。”

饭食粗糙是事实,叶嘉也没反驳。跟着余氏进屋就看到一屋子人围着桌子坐着。

张昌礼来了才三日,没有空屋子如今是暂时挤在孙老汉的屋子。虽说条件不算太舒适,比起张昌礼在西场住窝棚可强多了。老头儿没那么多矫情心思,主要是一院子女子都没说苦,他一个老头子也不好矫情的,自然安安生生住下来。

今儿看到叶嘉回来,拿眼睛就瞥过来:“后院那些就是你说的辣椒?”

“老师看到了?”周憬琛喊老师,叶嘉自然是也跟着喊老师。

张老头儿点点头,他过来的第一日就瞧见了。外头将近一亩二分地的作物,有些还没发芽,有些已经冒出芽尖儿。以他四五十年跟农学打交道的经验来辨认,确实有两种不认得。

“其中一个是辣椒,另一种约莫香料。”叶嘉去年试着种过,但是后头这一种过了季节没种活。今年本来也是试种,结果运气不错居然发芽了,“我也不大认得,是偶然从民间淘来的西域种子。运气好才发了芽,不晓得长大了是什么作物。”

张昌礼听叶嘉这么说也实诚,点点头:“多看看,仔细记录和观测,定能养活。”

叶嘉笑了笑,刚把身上的东西放下来,叶四妹溜着边儿从门外头进来。她方才是在后厨忙活,听见动静自然晓得姐姐回来了。这回过来是想看看何时开饭:“姐。”

“嗯。”叶嘉不在的这几日,叶四妹忙得脚不沾地,“有话过会儿说,开饭吧。”


页面连接:http://www.tjlongliantang.com/news_0_sksma/sttgmaot.html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贼吧网80电子书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