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二岩此奏措辞!激列,几乎将满朝官员都骂了讲去,义十旧用似温和,却多处加以讽刺。

先是叫冤,然后乖乖奉上三百万两盐税。再批判其余两淮盐商、大小官员之行,以转移矛盾的源头。

后文对污蔑进行犀利的反驳之后,又直接拒绝了移镇韩城的旨意。

“家父为孔有德乱兵所害。望陛下恕臣守孝期间无法远赴韩城。再则臣之以守孝期间起兵,皆为家仇所致。欲手刃孔有德之级。臣之以亲赴凤阳击贼,全因中都危及所致,离之登莱以非得以。然臣移镇韩城。又如何能北抗建奴,秦地离京师甚远。若建奴进犯关内,亦是鞭长莫及。然臣留之登莱。建奴若入寇关内。必于海上进击辽东,以叫建奴不敢轻动。再则臣留镇登莱。可为陛下革盐政之弊,不出三年岁必收盐税五百万两于陛下,若陛下托以天下盐政委任于臣,臣定当使其岁入千万两之上臣虽为武将,却亦有读圣贤书,陛下之恩泽臣亦不敢忘。唯出生入死,以报君恩若圣上任命他人理登莱盐政”必然又如两淮之地,所收盐税层层克扣,上缴者又有几何?如臣上缴盐税未有达标。陛下可再行裁撤。”

让传旨太监将这道奏章代为呈递后,这时赵岩收到了卢象升写来的信,卢象升在信中对赵岩劝道:盐利者,动之则如蜂窝取蜜,不可久守尔。若持坚不欲往韩城剿贼,自可来中原之地,现八大王张献忠窜于楚、蜀边界,辽东兵虽精,然较登莱兵实不堪用

张献忠自从听闻赵岩回山东后,也不急着回陕西了,而是流贼湖广、四川边境山区作战,卢象升追之极难,而山地险峻,辽东骑兵时常也挥不了作用。

而朱大典此时也遇到了麻烦。革左五营窜入安徽,乱于英霍山区大别山。向东威胁南京,向东北威胁凤阳。

革左五营,即是老回回马守应、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治世王刘希尧、争世王蔺养成五部流贼,是一个联合作战的比较稳定的集团,这就是所谓“革、左五营”

他们窜进大别山之后,马上如鱼得水。擅长收买土人收集情报官兵多则窜伏,少则迎敌。

朱大典派遣人马搜山,革左五营即伏于险地,官军反为客,常败之。前不久他以被人弹劾“坐失州县”索性朱由检只是刮责了一番。

朱大典已是火烧眉毛,再这么下去非掉乌纱帽不可,因此急匆匆的写信给赵岩,希望他能派遣一些兵马前往安徽协剿。朱大典唯一能求的外援。也只有在登莱的赵岩了。毕竟曾是赵岩的当头上司,两人交情也是不错。更何况赵岩的登莱兵精锐,调来剿贼必然有用。

赵岩考虑了一番,决定调李然带领的步兵第三营前往湖广协剿张献忠,颍州团团长王征于安徽协剿革左五营。

并且派人给卢象升送了封信,将他的打算告知卢象升,并言明其中利弊,希望卢象升能协助一二。

卢象升深受崇祯信任,若他为赵岩说话,必然能起些作用。

十月十三,赵岩的奏章呈递到了朱由检手中,朱由检看了后脸色阴晴不定。不知是喜是怒,接着朱由检又拿着奏章反复了看了数遍,脸色慢慢变得阴沉,且是阴沉得可怕。

“皇上。”秉笔太监王承恩试探的唤了句,然后说道:“那赵岩不愿移镇韩城,且欲留登莱把持盐利。是否再行下圣旨,让其移镇”

“此事罢了,此子还算忠勇。”朱由检抬手说道,王承恩不由愣了愣,原本还以为朱由检是在为赵岩的抗旨而怒,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满朝文武,欺下瞒上。贪生怕死,酗财如命,好,好,好。”朱由检颤抖着身子,怒极的拍着桌案,顿时将案上的砚台打翻在地。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为那些小人气坏了身子不值得呀!”王承恩连忙扶着朱由检劝谏道。

“哼。好一个两淮盐运使。若非赵岩上报盐政实情,联还被蒙在鼓里,拟旨。”朱由检气冲冲的对王承恩喝道。

“是。”王承恩连忙让下面的小太监收拾文案,拿起毛笔准备拟旨。

“两淮盐运使郑志阳,读职欺上,贪墨盐利,即日革职查办。”

“着锦衣卫严查盐商行贿官员,务必逐一查清名单上报”朱由检怒不可遏的两下两道圣旨。却是赵岩的上奏让他留了心。对查抄两淮盐商家产大为心动。只是崇祯并未想明白,他想这么做几乎不可能,就算他是皇帝,必然会遭到大臣的反对。

不一会王承恩拟好旨之后。又对崇祯问道:“皇上,赵岩这封奏折如何处理?”

“留镇登莱,兼任山东盐运使,总理天下盐政。”崇祯说道。赵岩的这封“泣血上奏”无疑再次改善了他在崇祯心目中的印象。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用行动表现出了自己的忠心,直接就要上缴三百万两盐税,紧紧山东一地。上缴盐税竟比天下盐税总和还要多。

原本对赵岩所恶,全因赵岩动了他的奶骆。此番赵岩把奶酷还给了他,又向他指明,真正动了他的奶酪的是那些盐商了各地盐运使。

朱由检果然大怒,直接下旨查办赵岩**名的两淮盐运使郑志阳。

“皇上,这恐怕不合规矩。那赵岩乃是武人。”王承恩踌躇了半响说道。

“时事极难,唯才任用,赵岩虽为武人。然亦有读圣贤书,任其为山东盐运使有何不可?”朱由检冷哼了声。王承恩连忙应是,但还是继续建议道:“皇上任命赵岩为山东盐运使却无不可,只是若让其总理天下盐政。那些大臣必然反对,再则触动权贵甚多,若处之过急必然会生出些事端。”

“那便先让他总理山东盐政。”朱由检想了想,**头同意了王承恩这条建议,王承恩迅将圣旨拟好,然后马上送到掌印太监那里盖印。

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一个披红,一个盖印,理论上掌印太监更大,但对于皇帝的影响,却是秉笔太监更大,掌印太监只是一个监督秉笔太监的职权。

王承恩乃是魏忠贤的接班人小但权力相比魏忠贤显然是一个天一叮,地,崇祯是一个很勤奋的君主,王承恩也不可能成为第二个魏忠贤。再则掌印太监与他也不配合,他们一个个的资历都比王承恩高,想要指挥他们

掌印太监到这三道圣旨后甚是诧异,还追问王承恩是不是写错了?查验无误后,掌印太监这才盖上了印。

崇祯下的这三道圣旨,可谓是与之前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让人摸不着头脑。

然能造成这样的逆转,全因朱由检对财政方面的关注,他登基以来财政始终处于拮据状态,就连内帮也以存银不多。


页面连接:http://www.tjlongliantang.com/news_0_tktoy/styayjmg.html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牛文小说网墨香阁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